市編辦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機構編制的需求為目標,抓關鍵,破難題,不斷創新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手段和工作措施,初步實現了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由“外延式增減”向“內涵式發展”的轉變。
一是抓住留有余地的關鍵,破解重點行業需求難題。在從嚴從緊控制機構編制的前提下,在機構編制總量內預留機動數,確保經濟社會發展中一些重點行業用編需要。首先,保障重點行業工作需要。如城建、商務、農林水等行業。其次,根據各縣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、財政負擔能力、公共服務需求等因素,科學合理核定縣區機構編制,保障縣區發展需要。第三,保障軍轉安置、高層次人才引進等特殊用編需要。
二是抓住動態調整的關鍵,破解民生領域需求難題。為破解事業發展中機構編制需求難題,實行機構編制全方位、全覆蓋動態調整機制,不留死角、不留空檔。對確需增加的機構編制,實事求是,不打折扣,滿足工作需要。對職能弱化、任務減少的機構,頂住壓力,敢于說“不”,機構該撤銷的堅決撤銷、該整合的堅決整合,編制該核減的堅決核減。同時,借此次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之機,對所有事業單位,從名稱、規格、職能到人員編制、領導職數、經費形式等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整和規范。通過動態調整,將調劑出來的機構和編制用于衛生、民政、社保、文化等事業單位,以滿足民生領域用編需求。
三是抓住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的關鍵,破解普通用工崗位需求難題。對一些用工量大、專業技術不強的事業單位,實行事業編制定員與政府購買服務相結合的辦法,科學核定事業編制定員,合理從嚴從緊確定政府購買服務數量,并實行動態跟蹤監督管理。例如在園林管理用工問題上,只核定少量的事業編制,用于管理崗位和引進技術骨干人才;大量的園林綠化、維護和施工崗位人員,通過招聘勞動合同制人員或服務外包的方式解決。對一些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事業單位,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新模式,按照“養事不養人”的原則,引入競爭機制,通過合同、委托等方式向社會購買服務。例如沙澧河景區日常管理和維護、社會福利院用工等,都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解決,節省了大量的事業編制和財政支出。
四是抓住創新管理機制的關鍵,破解規范管理難題。嚴格落實下管一級制度。根據中央、省級有關文件精神和要求,結合縣區機構編制管理實際需要,把各縣區所有機構編制審批權限,上收市級機構編制部門,實行縣區級機構編制報市審批制度。建立前期預報審核制。在市本級實施機構編制管理預報審核制。事業單位確因工作需要調整機構編制的,由其主管部門集中向市編委進行預報,未按規定預報的機構編制事項不再予以辦理。建立編制管理獎懲機制。設立機構編制管理獎勵基金,建立超編事業單位警示懲處管理制度。對管理效果好的縣區或市直單位進行獎勵;對管理較差的縣區或市直單位實施從緊的編制政策,從嚴重點管理。
版權所有 2015 漯河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{漯河市編辦} 技術支持 學眾科技
Tel:0395-3158529 管理員郵箱:lhdzzwzx@163.com 豫ICP備20015443號-1
截止到現在,共有: 17100450 位訪問者